企业文化学习体会: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
12月1日,赵守飞老师以“企业文化建设的挑战与途径”为主题,给24C1、C2班学员带来了一场采用世界咖啡馆会议研讨模式的课程。世界咖啡馆会议是一种有效的团队学习方法,旨在通过深度交流和思想碰撞,激发创新思维和集体智慧。在这场活动中,我在与来自不同类型组织(国有企业、民营企业、事业单位等)、不同身份(企业高管、中层干部、创业者)的同学们进行了讨论,也将自己的创业生涯中对企业文化的践行进行了回顾。结合赵老师点评分享,让我对企业文化如何言之有物、深入人心、支撑战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。
一、企业文化要言之有物,言之有理
企业文化的确立,大多是创始人一些美好的愿望,带有浓厚的领导者个人文化和个人喜好。很多企业会广泛采用通俗易懂词汇来描绘企业文化,例如“创新”。但对于“创新”这一概念的具体含义、达成路径、使用场景以及它对实现企业目标的支撑意义,大多数员工都处于迷茫状态。这种认知层面的空白,限制了企业文化在组织内部影响力的发挥。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深刻理解,它就会变成一种装饰、一句口号,而非日常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部分,不能成为引导员工行为准则的依据。企业文化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需要时间逐渐完善的。
作为淘才人力公司的创始人,我一直高度重视、亲自主抓企业文化的建立,过程也是经过了3个阶段。第一阶段是拼凑阶段,从标杆企业或者知名企业摘录一些词汇进行二次加工;第二阶段是内部研讨,邀请外部专家团队组织研讨、群策群力确定企业文化内容;第三阶段是论证阶段,与优秀员工、重点客户进行沟通,围绕企业的战略定位、未来发展及客户期待反复论证,不断完善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。包括:企业的愿景、使命、价值观、企业精神、行为准则,还有创新方法论、沟通方法论、服务方法论等,用于指导员工行为,帮助员工在面临选择时作出符合企业价值期待的决定。
二、企业文化要深入人心,广泛传播
“找珍珠、串起来、天天讲、时时念”。企业要落到实处、深入人心;要立体的、多元的、广泛的传播。我在推广和传播企业文化时做了以下的尝试:
1.视觉呈现。设计并安装文化墙,展示企业愿景、使命和价值观;制作精美的宣传资料,介绍企业背景、成就和未来规划;利用数字平台持续更新企业文化相关内容。
2.听觉传播。组织定期的文化宣讲活动,由公司高层、优秀员工主讲,在公司级大会上进行宣讲。
3.编写淘才案例集。收集企业文化践行的典型做法,作为当月典型事例进行传播,并收纳入册,进行表彰;鼓励员工总结经验,把服务客户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及经验编写成实施指南、操作SOP,不断完善和标准化服务流程;
4.体验式活动。举办文化主题活动,通过游戏加强员工认知;设置“文化之星”奖,奖励那些在日常工作中体现企业文化精神的员工,激发全员参与的热情。淘才人力公司每年都会举办多期全员素质拓展培训和企业文化宣导,给员工一个平台、一个场景,去了解企业文化,并通过多种多样活动,提高全员的沟通,配合和凝聚力。
三、企业文化要支撑战略,服务经营
我在创业过程中有一个特别深的感悟:小微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实在是太多了,在创业前期我总是想把问题解决掉,然后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救火队员,深陷解决问题的泥沼,且永远解决不完。后来我顿悟到,问题是永远存在的。于是我开始调整思路,把精力聚焦到未来,当企业发展到下一个阶段的时候,当下阶段的问题会迎刃而解。这个时候,文化就是成为支撑、引领你前进的动力。
在2022年,我定下一个flag:淘才人力要服务万家企业,成为百亿级人力资源综合服务供应商,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我愿意花30年时间。当时定下这个目标的时候,我收获很多怀疑的眼光,但是这个信念支撑我如何跳出来、站到远一点的地方来思考企业发展方向、产品结构的设计和客户定位。企业文化本质上要服务于组织转型,支撑业务战略转型,完成对企业的系统思考与顶层设计。在企业战略的大图景中,企业文化就如同流淌在企业血脉中的DNA,从企业文化上能看出来这个企业未来要走向哪里,走到哪里。
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成功的标志,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石。因此,致力于打造健康、积极且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,对于每一个追求卓越的企业来说,都是不可或缺的任务。
文:24C1周泽成